0431-81872031
工作动态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规划信息 >> 本地新闻>>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上传时间:2024-04-30 来源:市编研中心

202448,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吉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吉政发〔20247号)。

《规划》范围为吉林省全域国土空间,覆盖9个市(州)、60个县(市、区)。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

一、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围绕构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粮食安全产业带、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协调有序、支撑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一)构建一圈四轴、三区两屏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聚焦一 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形 成轴带引领、板块联动的国土空间网络化布局。以长春都市圈一 圈及珲乌开发开放、沿边开发开放、哈大先进制造业、集 双南部门户四轴为骨架,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打造区域增长极。以东部山地特色农林业 发展区、中部粮食和农产品生产核心区、西部生态农牧业发展区三区为基底,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强化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建设,构筑粮仓肉库牢固基石;以东部森林生态安全屏障、 西部防风固沙生态安全屏障两屏为依托,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推动建设生态强省,夯实安全永续发展基础。

(二)构建一圈三区四轴城镇发展格局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战略,落实国家哈长城市群建设要求,推进双协同一体化发 展,辐射带动双廊”,畅通双通道”,搭好发展框架、拓展战 略纵深、壮大规模总量,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1.突出一主建设长春都市圈。坚定不移推动长春加快 发展,强化核心辐射带动作用,联动吉林、四平、松原、辽源、 梅河口,建设长春都市圈,形成以长春为核心,长吉、长平一体 化协同发展,哈大、珲乌等主要交通走廊辐射联动外围区域,生活圈、通勤圈、通达圈圈层式拓展的现代化都市圈空间布局。

2.围绕三区推动特色城镇集聚。立足开放通道,加强战略性空间布局。沿向东开放通道,打造敦()()()城镇集聚区,强化东北亚区域开放前沿作用;沿向南开放 通道,打造通()()城镇集聚区,提升旅游服务接待品 质;沿向西开放通道,打造白城城镇集聚区,增强清洁能源产业承载能力。

3.依托四轴形成网络化城镇发展格局。对外依托珲乌 交通走廊,联动长春、吉林、延边、松原、白城,推动形成珲乌 集聚发展轴;依托鹤大交通走廊,联动白山、通化、延边,推动 形成通白敦东部城镇集聚发展轴,促进东北亚区域联系,主动融 入一带一路。对内依托京哈交通走廊,联动长春、四平,推动形成哈大集聚发展轴;依托集双交通走廊,联动四平、辽源、梅河口、通化,推动形成集双南部城镇集聚发展轴,促进东北地 区联系,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战略 。

(三)构建面向东北亚的综合交通枢纽

1.以长春国际航空港和国际内陆港为核心以吉林全国性枢纽城市和四平、通化、延边等区 域性枢纽城市为节点,以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为纽带,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提升国际联通效率,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联通全球、辐射东北亚、引领东北地区,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完善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结合城镇和产业空间规划布局,优化交通网络覆盖,提升交通网络支撑能力。推动已列入国家和我省民航业相关规划的重点机场项目建设,完善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区域枢纽功能,迁建延吉机场,改扩建吉林、通化机场, 新建珲春、榆树等机场,建成布局合理、干支协调的一主多辅机场群体系。

对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建设沈阳一二道白河、长春一辽源一通化、珲春一东宁、齐齐哈尔一通辽(省内段)铁路,完善跨省高铁网;加快建设长春都市圈环线和区际高速公路,构筑四纵三横的骨干网。改造县际间低等级公路,建设、管护和运营好农村公路,建成城乡互联、覆盖全省的基础路网。

2035年,公路网密度达到63.5公里/百平方公里。 强化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在不改变高速公路土地性质的情况下,鼓励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依托服务区等发展物流仓储、交旅融合等与交通运输业相关的功能业务。促进长春都市圈与省域交通网络融合,构建都市圈内部1小时,与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与全国、东北亚主要城市3小时交通出行圈。

3.优化物流网络体系。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精准补齐工矿企业、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短板。拓展长春、吉林、四平、延边等地区高铁枢纽的快运服务功能,有序推进长春龙嘉机场货运功能建设,完善货运配套设施。以城为中心向外辐射,打造以市建物流园区、县设分拨中心、镇有站、村有点、物流运输车辆通全市的下通上行双向四级物流配送网络。

二、建设绿色安全的能源资源布局体系

(一)建设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立足白城、松原地区清洁能源和土地资源富集优势,以建设吉林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为支撑,建成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打造省内消纳、外送和制氢等三个千万千 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加快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建设,积极发展新型储能设施,有序推进地热资源利用。

(二)提高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落实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三条控制线衔接,优化勘查开采与保护布局。围绕松辽盆地及周缘,深化深层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实现石油增储稳产,天然气增储扩产。围绕我省紧缺和优势战略性矿产,大力推进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夯实资源家底,稳定资源供给,实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区位优 势、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开发现状、产业转型和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等特点,将全省划分为东部山区和中西部平原区,实行区域差别化、矿种差别化管理,统筹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协调发展。

(三)建设智能安全的省域电网

加快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完善配套电力基础设施,提升清洁能源电力外送能力,充分 预留清洁能源基地等电力外送新增特高压输电通道的建设条件。做强区域电网骨架,建设双阳、白山、德惠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提升中部东西通道互供能力;建设傅家、乐胜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满足西部新能源规模开发并网需求,构建省域500 千伏三横三纵电网结构。完善市域骨干网架,以500千伏变电 站为中心,实现220千伏双环网分区分片供电。加快农村供电设施提升改造,不断完善电网网架结构,提高乡村供电能力。

(四)构建输储匹配油气管网

建设梅河口——桦甸、德惠——扶余2 条省内支线管道,完善管道天然气输配设施,提高管网互联互通 和资源调配能力。建成中石油双坨子(松原)、中石化孤家子 (四平)天然气储气库项目和长春市城市 LNG 应急调峰储配站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中石化龙凤山储气库(先导)建设,提升城市应急气源保障能力。

三、建设高效泛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一)完善省域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支持全省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结构优化和关键环节 扩容,全面向IPv6 演进升级,大幅提升流量疏通能力和业务承 载能力。打造以千兆光网和5G 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提供 固定和移动网络千兆接入能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承载底座。加快全光网络建设和高速光纤接入技术部署进程,扩大光纤宽带网络提速在农村地区的有效覆盖。建设新型数据中心集聚区。依托优良气候条件和充沛绿电资源,提升清洁能源就地就近消纳能力,实施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净月未来城产业园、北方云谷等一批示范项目,打造长春、白城两个数据中心集聚区。

四、建设协调完善的水利设施体系

(一)合理配置水资源

优化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积极 利用再生水,补充利用雨洪水,构建联合调度的多水源配置格局。加快城市备用水源建设,形成多水源保障,持续增强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到203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以内。加快实施一批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基本实现河道外经济社会水供求平衡,基本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河道内用水需求。

(二)构建现代高效节水体系

坚持节水优先,充分发挥水资源的 刚性约束作用,强化水资源取、用、耗、排的全过程监管, 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节水增效,规划实施永舒榆灌区、前郭灌区等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沙河灌区、秦家屯灌区等100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强化工业节水减排,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

(三)加快现代大水网工程建设

坚持空间均衡,借助东部地区丰 富水资源条件聚纳水源,构建完善输水通道,研究规划中西部供水工程、引浑入松工程,为统筹解决中西部水资源短缺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快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二期)等工程建设,满足以长春为核心的长春都市圈生活、生产、农业用水需求。加强西部地区河湖水系连通,解决西部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电话:0431-8187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