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2022年吉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出炉。据《公报》显示,2022年,吉林省水环境质量再创新高,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为81.8%,首次突破80%,高于国家年度考核目标6.6个百分点,创“十四五”以来最好水平。
为实现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吉林省着力补齐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短板,2022年完成18座污水处理厂(站)扩能建设,新增处理能力19.85万吨/天、管网500余公里,68座县级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一级A标准排放。
四平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就是吉林省推进水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该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四平市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项目”和二期项目收尾工程及配套设施安装工程,达到18万吨日处理生产能力,实现了污水处理出水水质稳定、持续达标。目前,四平市城区排水管网日收集污水量约13万吨,全部得到有效处理,经过处理的污水还通过中水回用的方式,用于工业用水、园林绿化、西湖湿地补水等方面。
“十四五”以来,吉林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还河于河,让河道具有自净、生态修复功能。围绕全省水质波动较大的38个重点断面,吉林省突出“保目标、抓问题、强措施、求实效”,严格实行“第一时间掌握水质情况、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第一时间采取管控措施,第一时间处罚问责”的4个“第一时间”水质管控机制,共采取会商、通报、督办、预警、提示等各类措施20次,加密监测样本456个,研判分析数据1,828组,有效压紧压实各方工作责任。下一步,吉林省将加快实施水污染治理项目,推动《吉林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尽早落地见效,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另一方面,吉林省将着力打造水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源头区涵养林、河湖岸线生态缓冲带等水生态提升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水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全力推进水质稳中向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