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1-81872031
工作动态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规划信息 >> 学术动态>> 《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发布
《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发布
上传时间:2022-11-01 来源:市编研中心

2022年10月13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相 关情况。

《白皮书》是未来10年上海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推进上海交通工作的“行动指南”, 也是促进交通领域社会共治的“倡议书”。上海分别于2002、2013年颁布了两轮白皮书,对凝 聚交通发展共识、提升交通服务水平起到了重要 作用。特别是自2013年白皮书发布以来,经过多年努力,上海“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高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跻身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全球前三,同时还成为首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总的来看,上一轮白皮书提出的“安全、畅达、高效、绿色、文明”五大目标基本实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形势新任务对上海交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此,上海市启动了新一轮白皮书编制工作,相关委办局、在沪交通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广大 市民共同参与,历时3年编制完成,形成了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其总体框架可以概括 为“1+3+12”,即1个总体目标、3个战略取向、12个板块的政策导向。

1个总体目标是构筑“人本、高效、智慧、绿 色、韧性”的国际大都市高质量一体化交通,为建 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领先”的交通强市 奠定坚实基础。其中,“人本”即“以人为本”。未来10年,上海要更好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让交通出行更加便利,方式更加丰富,中心城平均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极端通勤(超过60分钟)人口比例进一步降低;同时,全龄友好性显著提升,交通秩序和安全显著改善。“高效”即“以 效为先”。未来十年,要建成融入国家交通网络主骨架、支撑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与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多种方式融合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上海大都市圈主 要城市1.5小时可达。“智慧”即“以智为擎”。未来10年,要基本建成“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交通工具自动化、交通服务管家化、交通治理孪生化”的智慧交通体系,全面实现出行“一票制”、货运“一单制”、付费“一码通”。“绿色”即“以 绿为底”。未来10年,绿色出行体系要更加健全,中心城绿色交通(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轮渡、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比例不低于75%。货运结构要更加优化,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显著提升,交通生态环境影响持续好转。“韧性”即“以韧为基”。未来10年,要动态适应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事件等外部扰动对交通系统的影响,打造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体系,应急处置和快速恢复能力显著提升,保障城市交通正常运行和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畅通。

3个战略取向,即要做到“三个坚持”。未来10年,上海将坚持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强化 交通空间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强化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强化交通与互联网、旅游等产业融合,强化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将坚持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优先发展,在用地、投资、建设、路权、服务等方面,充分体现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优先,综合施策降低小客车出行依赖,让绿色出行成为新时尚。将坚持迭代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优化治理体系,推动上海交通更智慧、更绿色、更具韧性。

12个板块的政策导向,为上海未来10年交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是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影响力,增强双循环链接能力;持续巩固国际海空枢纽地位,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 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

二是推动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引领区域提升全球竞争力;以协同发展机制为牵引,推进交通设施与服务互联互通。

三是完善市域交通体系,支撑市域发展空间格局优化重塑;以公共交通发展为主导,因地制宜完善不同区域的交通体系。

四是打造集约多元的客运服务体系,提升交通出行体验; 完善“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交为基础、轮渡为特色、出租汽车为补充、共享出行为拓展”的多层次一体化客运服务体系。

五是打造动静平衡、运行高效的道路交通;培育“理性购车、合理用车、有序停车”理念,保持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在合理水平。

六是打造全龄友好、活力四射的慢行交通;坚持慢行交通路权优先、空间连续完整,加强与城市公共空间贯通融合,持续提升慢行交通品质。

七是打造高效货运体系,助力畅通经济循环;持续优化货运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减少货运对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

八是强化规建管养一体化,保障设施健康服役;进一步提升设施规建管养水平,增强设施的耐久性、可靠性。

九是构建智慧交通发展体系,创造数字交通服务新体验;聚焦交通服务、设施、治理等领域,推进交通系统迭代升级。

十是促进绿色交通发展,推进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统筹能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综合施策,进一步降低交通生态环境影响。

十一是打造平安交通,增强交通系统韧性;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夯实交通安全基础,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十二是优化交通治 理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构建超大城市综合交通社会共治格局,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更 好结合,营造优良交通发展环境。

电话:0431-8187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