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1-81872031
成果展示
网站首页 >> 成果展示 >> 详细规划编制类 >> 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传时间:2022-09-22 来源: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详情介绍
返回列表 

一、规划背景

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中韩自贸协定(FTA)框架下,全国首个国际合作示范区。示范区的成立为推进中韩经济合作向创新合作、园区合作拓展,构建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合作新平台,探索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0204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以中韩双边带多边,全面推进经济合作交流,增强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开放平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的决策部署,深化推动示范区高标准、高定位、国际化、合作化发展新路径,特编制《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示范区实际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规划构思

本项目依据《总体方案》确定的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新引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引领区、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先行区的三大战略定位,以国际、合作、开放为核心突破,分别从生态廊道构筑、用地精准布局、核心功能塑造、管控指标优化、产业国际开放、基础绿色低碳等角度,提升示范区国际示范效应,推动长春市乃至东北地区国际门户形象建设,助力长春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

三、特色与创新

技术创新:本项目在传统规划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利用ARCGIS汇总分析算法、空间地理分析方法等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充分结合现状土地权属调查、空间模型塑造等视觉模型分析,对城市建设、空间结构、用地布局进行量化分析及指标制定。

策略创新:提出以产定地”“以水定地”、“以核定地”、“以民定地”为四大空间发展策略,在产业规模核定、用地功能配比、公服设施配套、区域核心塑造等多方面进行研究,确保规划方案有理可依,保障示范区有序建设。

产业创新:本项目以开放合作为引领,面向产业合作、构建“4+1”开放创新型产业体系;面向国际服务、植入4大国际服务平台;面向全面交流、建设2大国际交流中心。

管控创新:本项目用地指标核定,在传统控制指标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全长春市用地指标数据库,通过运用ARCGIS对各类用地进行汇总分析,确定属于长春市自身发展特色的用地控制指标,并结合示范区国际开放发展属性,增强用地管控弹性。

四、主要内容

规划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示范区国际开放合作重大战略使命,助力探索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同时带动示范区全域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为长春市国际门户建设奠定基础。

规划重点从生态廊道构筑、产业国际开放、公服国际形象、交通外联内通、基础绿色低碳等层面进行把控指引,助推示范区逐步承接中韩国际交流功能、产业合作职能。

1以提水韵、植功能为核心,提出干雾海河生态绿谷建设标准

拥湖营城,重塑蓝绿生态”,打造干雾海河生态廊道,构建蓝绿公园系统

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高端设计,坚持生态优先、力求干雾海河生态绿谷高标准建设,应整合河道功能,展现滨水魅力,规划将干雾海河打造成为保障城市安全和居民健康的生命线,对外开放和展示城市形象的景观带,提高城市功能质量和居住水平的生态轴,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持续繁荣的动力源。在生态景观上,完善滨水生态空间,形成景观独特、生态卓越的城市绿谷;在功能品质上,强化滨水空间国际金融、国际美妆、国际文体等国际形象功能,对标一流城市,切实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谋划滨水空间建设,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城市滨水区。

2、以重融合、强国际为支撑,融入国际合作资源新动力

龙头引领,产业功能支撑导入国际合作资源,品质提升区域产业功能

规划区形成“4+4+1”的产业支撑体系,依托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信息技术、食品加工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制造四核心产业形成规划区产业支撑依托中韩协同创新中心和创新孵化中心打造的东北亚协同创新区、依托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和跨境金融中心打造的金融贸易区等两大综合高端服务平台依托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打造国际交流中心,有效引导国际资源入驻,形成规划区高质量高发展的国际产业功能。

3、以提品质、重魅力为导向,提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发展思路

公平开放、活力多元的公服支撑”,提供协同创新的产业服务和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

打造“国际型+社区型+园区型”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国际型公共服务设施应对国际高端人才,结合国际社区及国际金融中心,设置高质量、国际化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型公共服务设施按照“15分钟-10分钟-5分钟”分级设置,形成层次分明、配套齐全、高效便民的行政、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福利设施;园区型服务设施主要为规划区内的企业服务,设施包括产业服务中心、会议会展中心以及文化博览中心等。

4、以强支撑、塑骨架为重点,提出交通设施建设新要求

基建先行,联动区域交通”,依托现有条件优化路网,提升土地核心价值

规划区尚德大街、仁德大街、金汇大路、德胜大陆、金丰大街、韵城大街等道路的部分区段已按规划修建完成,基于良好的道路基础,构建以“一横三纵”城市快速路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网,外联内通建设示范区宜居、绿色、智慧、便捷的交通设施配套体系。

5、以清洁能、绿低碳为原则,提出市政设施支撑新保障

“低碳能源,协同区域配套”,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完善规划区基础设施配套

按照智能化、精细化的要求完善能源供应系统,建立燃气热电厂、污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等多元化清洁供热体系;多气源、多层级、广覆盖的燃气供应体系;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体系。并建立全过程水安全系统,实现从“源头—水龙头”全过程供水安全多级屏障等,力求建设绿色、低碳、智慧的基础设施供给系统。

电话:0431-8187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