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长春这座城市影响最大的就是“一边一路”。“一边”指的是柳条边,200年多前,闯关东的流民突破柳条边墙,在长春设治建厅,这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起源。“一路”指的是中东铁路,100多年前,中东铁路的修建,长春开始有了城市的模样,长春因铁路而兴起,开启了我们这座城市近代化的进程。
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特使李鸿章赴俄祝贺沙皇加冕典礼,与俄国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铁路,俄方称“中国东方铁路”简称“中东铁路”,清政府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 1912年后,统一称“中东 铁路”,简称“中东路”,也称“东铁”。
1898年,俄国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取得了修筑中东铁路南部支路的特权。在长春旧城北门外西北的二道沟北岸,修建了长春第一个火车站,宽城子车站。车站建于1898年,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后来又在此原址进行了重建。1903 年中东铁路建成后,宽城子站区内开辟了街路,建筑了住宅、俱乐部、教堂和其他生活配套设施,为中东铁路支线上的的四等车站。
吉长铁路长春站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奏准吉林将军初拟敷设吉长铁路,但因日俄战争,吉长铁路第一次筑路计划夭折。日俄战争结束,1907年吉林开埠局编制的长春开埠区规划,特于头道沟北处(今长春火车站址)划拨土地,作为吉长铁路始发站场建设用地,且列入规划先期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准备开工。但由于满铁事先先行“隐购”该地,并向清廷施压拒不归还,清政府的第二次筑路计划也落空了。1909年,由吉林西路兵备道颜世清主持重新编制的长春商埠地规划,再度将吉长铁路始发站场列为规划的重点,拟建于伊通河西东安屯处,后因地质条件所限不宜设站,最终决定移至伊通河东五里堡规划建站。
1912年10月20日,包括满铁头道沟站(今长春站)段的吉长铁路敷设完成,全线正式通车营运。由于长春站之前没有规划建设商业性服务等设施,站区与通往城内和商埠地的东大桥简陋失修,交通不便,往返吉长两市间的客、货运输多以满铁头道沟站为始发点,长春站区依然保持居民稀少的原状。
南满铁路长春站
1905年,根据日俄两国签订的《朴次茅斯和约》,俄国将中东铁路支线的南段(宽城子至旅顺间)无条件让给日本,日本改称“南满铁路”,简称“满铁”。但日俄两国就宽城子车站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争执,长期悬而未决。日本为展开经济争夺,1907 年日本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原中东铁路的孟家屯火车站为据点,开始了铁路的经营活动。同时,没有放弃到宽城子车站长约 10 公里的铁路路段。1907年5月,紧急在邻近宽城子车站以南,用了五个月时间,修建了一个简陋的临时长春站,站房为青砖平房,客运站台是木结构和镀锌铁皮的防雨棚。就在这个临时长春站施工期间,1907 年6月,日俄之间就宽城子站的归属问题达成协议,俄国以支付日本56万卢布的代价,保留了宽城子车站,日本另选位置造新站。
1912年,由满铁建筑课市田菊治郞、平泽仪平主持设计的车站大楼开工建设, 1914年5月,耗资32万日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新站舍落成。车站大楼平面呈对称式布局,建筑模仿古希腊的人字屋顶,屋脊呈南北走向,建筑顶部带有山花,山花的中间设置一圆窗,圆窗周围镶嵌着欧式浮雕,内部安装着一部罗马数字的大型时钟,这是长春第一座钟楼。在入口处3米高的基座上,矗立着四根高大的爱奥尼柱式,支撑着上部的三层的观光台,站在观光平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广场的风光,车站建筑呈现简约折中主义风格。车站除中间主体部分为三层外,东西两翼均对称,为二层六开间,其中东西两侧还各建有五开间和三开间的平房。为突出车站的主体部分,东西两翼部分与中间主体部分做后退处理。建成初期的车站正门,未设防雨棚,随着铁路客流及服务设施的完善,1926年车站举行了扩建,包括在车站站台和正门安装了拱形雨棚,正门拱形防雨棚的设置,使原本挺拔耸立的门柱变成了半截柱式,失去原有建筑的特征,这应该是当初设计者所始料未及的。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长春被定为“首都”并改称“新京”。1933年的11月,车站改称“新京站”。1934年,伴随入口和客流的增加,车站大楼的西侧,拆除原有平房,建成与两翼一样坡屋顶的二层建筑,增加四个开间。1937年后,车站东侧部分与主体建筑拉起,与西侧一样,也为四个开间,但为平屋顶,并且把整个东侧和出站口都建起了雨棚。西侧的烟囱也由初期的一个增加到三个。
1937年南满铁路“新京”车站站舍
1948年长春解放后,由于人口的剧减,伪满时期扩建的火车站规模,基本能够满足旅客和货运的需要,车站未做较大改动,一直到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才举行一次较大的改建,将原来的动车库,改为西候车室。实际上,建国后,车站的局部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火车站除了承担运输旅客的任务外,也成披上了政治色彩。1952年以前,由于中长铁路由中苏两国共管,所以车站主楼上方挂着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画像;1952年后,开始挂起毛泽东的头像;1978年后,又挂上了毛泽东与华国锋的照片,但不久就都被摘下,此后也再没有挂像了。
火车站除了领袖像发生变化外,长春站的名字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建国初期的是“长春站”三个字,位于站房的山花下面。文革以后,改为“长春”两个字,同时,在站房东西两翼屋顶增加“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和“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政治性标语。1984年,改革开放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作为长春的窗口,车站也发生着变化,首先是原来东西两翼屋顶上的政治性标语被拆除,其次是“长春”两个字则被挪到屋脊的上方,而且字体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印刷体,改为手写体,但仅保持一年。1985年开始,又恢复了原来的印刷体,其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另外,山花上罗马时钟圆形窗边周围镶嵌着欧式浮雕在文革期间,被完全凿掉,仅留下圆形窗边,但窗内的罗马时钟一直使用到1984年,1985年后,原来的圆形罗马时钟被换成方形时钟,显得不伦不类,但一直使用到1992年火车站拆除。
1992年5月26日,使用了78年的长春站候车大楼被炸毁拆除。两年后,一座现代化的车站大楼拔地而起。新建的长春站大楼主体平面呈大鹏展翅型状,建筑的立面为对称式格局。大楼顶部中轴线的位置建有一座高大雄伟的钟塔。2004年火车站的北站房启用,长春站变成南北双出口。2005年对大楼的钟塔进行了改造。2010年开始,长春站雄鹰展翅的楼体造型从现代简约变成了欧式古典,楼体正面多出了十六根立柱,并配上超大屏幕,长春站又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